查看原文
其他

儿童哮喘急性发作在家的治疗

开心爸孔令凯 儿科医生孔令凯 2023-10-13

导读

最近好多读者在后台留言,想看看哮喘相关的文章,那咱们近期就写写这个系列。

今天先写写哮喘患儿,急性发作时,在家怎么处理吧。剩下的在医院怎么处理,后面再写。

正好 GINA 2023 的哮喘指南也出来了,结合这个最新的权威指南和之前其他地方指南,一起说说。

文章会有些枯燥和难,哈哈,使劲看吧。

简单粗暴版

这个没有简单版,嗯,得一条条的看。

目 录

  1. 什么是哮喘发作?

  2. 哪些情况会导致哮喘发作?

  3. 怎么评估急性发作的严重程度?

  4. 哪些情况提示这次发作可能是致死性哮喘?

  5. 在家怎么处理?

  6. 如何评估治疗效果呢?

什么是哮喘发作?

哮喘发作(Asthma exacerbation),就是哮喘症状发作啦。定义为哮喘患者的症状和肺功能从正常状态开始急性或亚急性恶化,或者在某些情况下,是哮喘的首发症状[1]

然后如果是急性发作,就是哮喘急性发作(Acute asthma exacerbation)。

就症状而言,是呼吸急促、咳嗽、喘息或胸闷症状逐渐加重,或者已经控制住没有这些症状,突然再次出现;就检查而言,是肺功能(比如呼气峰流速,PEF)下降,这些代表了患者需要改变治疗方案

对于 5 岁及以下儿童而言,发作可能表现为咳嗽加剧,尤其是在晚上;嗜睡或运动耐力下降;包括进食在内的日常活动受损;以及对缓解药物的反应不佳

在急性情况下,峰流速等测量结果,比症状能更可靠地指示病情恶化的严重程度;另外有少部分些患者在没有出现症状时,肺功能就已经显著下降了。所以,哮喘患儿每日进行峰流速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。

大部分时候,症状的频率可能是比 PEF 等更敏感的指标

哪些情况会导致哮喘发作?

最常见的是接触到外界刺激原,比如:

  • 接触吸入过敏原:树花粉、草花粉、真菌孢子;

  • 病毒性呼吸道感染:鼻病毒、流感、腺病毒、呼吸道合胞病毒等,百日咳(细菌)也会导致;

  • 食物过敏;

  • 室外空气污染;

  • 季节变化和/或秋季返校;

  • 使用吸入激素的依从性差(害怕不良反应而不规范长期使用)

一些患儿可能没接触以上因素也出现哮喘发作,轻度或者控制良好的,也可能出现发作,比如:

  • 万托林使用量大(≥3 罐/年,尤其是每月≥1 罐的情况下,一罐是 200 喷);

  • 吸入激素(ICS)不足:未开具 ICS,依从性差,或吸入器技术不正确;

  • 其他医疗条件:肥胖,慢性鼻窦炎,胃食管反流病,食物过敏,怀孕;

  • 暴露于吸烟,电子烟;

  • 心理社会:心理或社会经济问题

  • 肺功能 FEV1 低(尤其是<60% 预测值),支气管扩张剂高反应性;

  • 2 型炎症标志物: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,FeNO 升高(在使用 ICS 的过敏性哮喘成年人中)。

怎么评估急性发作的严重程度?

哮喘发作分为轻中重 3 个等级,这个可以按照一些表格来明确,但临床中,大部分依据症状和体征、血氧等评估,其实就是状态+哮喘的症状、体征,以下是 Uptodate 给的标准[2]

  • 轻度–警觉正常(就是状态正常,孩子对外界的反应良好),轻度呼吸过速,仅呼气相有哮鸣音(吸气相正常),呼气相轻微延长(吸气相与呼气相之比为 1:1,而非正常的 2:1),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(这个不好理解,就是平时呼吸时不用的肌肉 - 辅助呼吸肌开始做功),血氧饱和度>95%。

  • 中度–警觉度正常,呼吸过速,呼气全程都有哮鸣音伴或不伴吸气相哮鸣音,吸气相与呼气相之比约为 1:2,明显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,血氧饱和度通常在 92%-95%。

  • 重度–无法复述短语,极度呼吸过速,吸气相和呼气相哮鸣音,吸气相与呼气相之比>1:2,明显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,血氧饱和度通常<92%。这些患儿有呼吸衰竭倾向征象:发绀,呼吸紊乱,嗜睡或易激惹,脉搏血氧饱和度(SpO2)<90%。

按照 GINA2023 年哮喘发作的图片,给出了轻中度和重度的标准:

对于小于 5 岁的患儿,如上图所示:

轻中度标准为:憋喘,焦虑;脉搏小于等于 180/分(0-3 岁)或者小于等于 150 次/分(4-5 岁);血氧大于等于 92%。

重度或者危及生命的标准为(任何之一):无法说话或者喝水;中央型紫绀;意识不清困倦;呼吸大于 40 次/分;血氧小于 92%,听诊时寂静胸(呼吸困难存在,但听不到哮鸣或几乎听不到呼吸音;脉搏大于 180/分(0-3 岁)或者大于 150 次/分(4-5 岁)。

然后 GINA2023 还有个表格,提示 0-5 岁孩子,轻度和重度的区别:

GINA对于大于 6 岁的患儿,如上图所示:

轻中度的标准为:能说短语;喜欢坐着或者躺着;非焦虑;呼吸频率增加;无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;脉搏 100-120 次/分;血氧维持在 90-95%(呼吸空气时);PEF 大于 50% 预计值或者最佳值。

重度的标准为:能说单字;端坐呼吸;焦虑;呼吸频率大于 30 次/分;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;脉搏大于 120 次/分;血氧维小于 90%(呼吸空气时);PEF 小于等于 50% 预计值或者最佳值。

危及生命的标准为:意识不清或者寂静胸。

以上两个标准,使用哪个都行。

哪些情况提示这次发作可能是致死性哮喘?

以下表格是致死性哮喘的风险因素,翻译自参考文献[1,2]

这里面其他都好理解,比如之前发作症状重,控制不佳,严重合并症的,没好好治疗的,这次再发作了,严重程度也肯定高。

但里面把食物过敏列为一个危险因素,感觉还挺奇怪的是吧,查了下文献,确实在致死性哮喘发作患儿中,急性食物过敏的(进食 1 小时内出现荨麻疹、喘息、鼻炎等症状)占 52.6%,而对照组食物过敏为 10.5%,最后食物过敏导致致死性过敏的几率是没有过敏的 5.89 倍[3]

另外,大家还得注意有食物过敏的哮喘患儿,突然出现喘息,也可能是食物诱发的全身过敏反应之一,如果按照哮喘缓解治疗效果不佳,要想到食物过敏问题,该用肾上腺素就用肾上腺素。

以上的这些风险因素中,重症指标和哮喘控制不佳的指标是主要指标,提示致死性哮喘可能性大,剩下的是次要风险因素,可能是致死性哮喘[4]

在家怎么处理?

所有的哮喘发作,在家都得处理一下,控制症状。同时对于重度的,或者致命性发作的风险高的,要立即去急诊治疗或者叫 120 送到医院。

轻中度的,在家治疗观察疗效,效果不佳或者加重的,也要去医院治疗。

目前在家,家长自己评估轻重程度也不容易,所以如果拿不准,就去医院评估下,轻度的去医院也完全 ok 啊。另外就是,平时症状轻微的哮喘患儿,也可能出现重度发作,也不能轻视。

首先使用支气管扩张剂,比如常用的万托林(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),5 岁以上能憋气的,可以直接用;5 岁以下或者不能憋气的,连接面罩或者咬嘴使用。

对于轻中度的,使用 2 喷即可,如果是以上重度表现或者有上一条那些致死性风险的,可以直接喷 4 喷,然后直接送医院急诊。

如果家里面没有万托林,而是有雾化机,那就雾化万托林,同样,轻中度的,4 岁以下儿童雾化 1.25-2.5mg 雾化液,4-11 岁雾化 2.5-5mg;重度的雾化 2.5mg-5mg。

以上轻度的患儿,在喷完后 10-20 分钟评估效果,如果仍有喘息,呼吸仍快,那就再给一次,间隔 10-20 分再次评估,如果仍无改善或者有加重表现,立即就医。

所有患儿都可以在家这么先处理,但如果之前有哮喘,医生写过哮喘行动计划,告知了哮喘发作时怎么处理,对于 6 岁以上孩子,在哮喘发作时,目前更推荐直接用信必可都保(布地奈德福莫特罗,80ug 型号的)[1]

为啥对这些娃推荐信必可呢?因为这种激素+长效β受体激动剂,称为抗炎缓解药物[anti-inflammatory reliever (AIR)],用来缓解症状时(无论是否也用作维持治疗),相比于短效β受体激动剂,能减少重症发作的几率[1],明显降低就诊和住院的比例

使用时,先喷 1 喷,监测孩子表现,必要时,几分钟后可以再次给予 1 喷,之后监测孩子表现,再次发作时,即使在 4 小时内,也能再次使用,用来缓解症状,但是对于儿童而言,1 天不要超过 8 喷[1]

如何评估治疗效果呢?

使用万托林吸入或者雾化,如果使用 1 次或者间隔 20 分钟使用了第 2 次后,孩子恢复正常,没有呼吸困难表现,一直监测 4 小时也没有反复,那就说明效果良好,不需要去医院,在家治疗即可。

这些孩子可以按照每 4 小时或者 6 小时使用 1 次万托林,每次 1-2 喷,使用 1-2 天。然后预约门诊,咨询医生下一步的治疗方案,比如开始吸入激素正规治疗。

如果使用 2 次万托林后,孩子症状缓解不明显甚至有加重趋势,或者在 2-4 小时内复发的,需要就医治疗。在送医时,再给 1 次万托林,然后在家也可以口服一次激素,比如泼尼松或者地塞米松。

但是在 GINA2023 指南中,认为在家口服激素的使用证据比较薄弱(0-5 岁),目前证据是在急诊室使用的效果好,所以不建议家长自行给孩子使用。

那怎么理解呢?如果有把握或者和医生电话了,建议目前就使用,那就用吧,用的对就没有坏处。至于怎么使用,咱们在门诊/急诊治疗中讲,周五写完会发出来啊。

关于 6 岁以上,建议使用信必可都保缓解症状,如果有效,那就在家治疗,之前的信必可都保维持量不需要增加,只是按需使用缓解剂量就行了,1-2 周就医,明确怎么减量以及后续的处理方式。

如果使用后无效,或者在 2 天内,不断按需增加使用剂量和次数,仍不能控制,需要就医。这时 GINA 也建议可以在家使用口服激素,但是要先联系医生,所以,咱们就带孩子就医使用口服激素就行了。

哈哈,终于写完了,大家看完是否有些收获呢?

周五写出来在医院的处理方法以及后续剂量调整相关内容啊。

- 参考文献 -

[1].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.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, 2023. Updated May 2023.

[2].Richard J Scarfone.Acute asthma exacerbations in children younger than 12 years: Emergency department management.Uptodate.2023.

[3].Roberts, Graham; Patel, Neeta; Levi-Schaffer, Francesca; Habibi, Parviz; Lack, Gideon (2003). Food allergy as a risk factor for life-threatening asthma in childhood: A case-controlled study.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, 112(1), 168–174. doi:10.1067/mai.2003.1569

[4].J Mark Madison.Identifying patients at risk for fatal asthma.uptodate.2023.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